回忆家人

一周前 Google 在 Android 自带的日历里添加了农历的支持,我更新后打开看时发现老妈就快要过生日了。要说家里的老一辈都是按照农历过生日,这样就导致像我们这种按照阳历过日子的人很容易遗忘。现在回想起来每次都是我妈提醒我,我爷爷奶奶(实际上他们是我外公和外婆,从小到大我一直称他们为“爷爷奶奶”,而我真正的爷爷奶奶在我小时候已经过世了)、我爸要过生日了,到时候要给他们打个电话。而对于我妈的生日,我也时常会忘记,在我不记得的时候,我奶奶就会打电话提醒我,或者干脆是我妈在当天问我“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由于我在家人(这里我都是指直系亲属)过生日的时候有给他们买东西的习惯,所以这次我还在想要给妈妈买个什么东西。对于女人而言无非是化妆品、衣服、包包之类的,可是前两周和我妈打电话的时候她才告诉我她逛街买了衣服和鞋子,而家里已经有“不计其数”的化妆品和包包了。于是我就想,正好我妈最近开始用微信的支付功能,干脆微信上给她发红包好了,而且她也喜欢打麻将,正好可以给她一些钱让她去“输”(因为我妈每次去打麻将,我都会调侃她要去“输钱”)。由于微信的红包最多只能发 200 元,数额太少,那我就用转账功能好了。

可想而知她非常高兴。这两天她逢人就说,我生日的时候我儿子给我了一个“大红包”。现在回想起来,每当我给家里买东西或者给红包时他们都会“大张旗鼓”地向亲朋好友们“炫耀”。比如前两年我奶奶满 70 岁的时候,几乎每个亲戚都会跟我说“听说你给奶奶送了 10000 块钱的红包”;而每当我家有客人来时,我爷爷都会和客人说,这台电视是我孙子买的,这部手机是我孙子买的,这些吃的是我孙子寄回来的,等等。

但实际上我每次给家里买东西或者发红包,是因为我手头比较富余,至少不会导致钱不够用,而家人对我并不止是如此。

我很小的时候,妈妈从某国企下岗了,然后和我爸开始做生意。虽然说当时我们家的情况不能用“贫穷”来形容,但至少不富裕。初中的时候我在当地一所比较好的私立学校就读,每个学期的学费是 1100 元。现在看来这个价格没什么,可是在当时并不是一笔小数目,这每学期 1100 元的学费在当时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就是上“贵族学校”,在我上小学时更是如此。在我读小学时,父母开始做生意。后来听我爷爷说当时我父母手头并没有钱,做生意的本钱都是向我爷爷奶奶“借”的。在我的记忆中在那几年我妈都会拿个本子记录生意的情况以及各类家庭支出,其实这就是当时家庭情况不好的表现,但由于当时太小所以并没有这个意识。

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每年当我过生日时,我妈都会拿 500 块钱给我,说你去请你同学吃饭吧。更不用说当时给我上培训班、买电脑、出去玩等各种支出。我刚进初中时我爸就带了我去电脑城买了一台电脑,花了将近 5000 元,这 5000 元可能是辛辛苦苦做生意两三个月才有的收入(而且做生意亏本也是经常的事)。现在回想起来在我身上花钱的事他们根本没有什么考虑,在当时家庭整体负债的情况下还是努力满足我的各类要求,从来不会和我说“这个太贵了”、“没有那么多钱”之类的话,可以说是倾其所能。

这样看来,我现在为家里做的这些,与他们对于我的付出来说,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每次我回家,我爷爷都会和我说要我多关心一下父母,因为现在他们心里只有我。

我上学的时候老是在想,有些人一直拿着很少的薪水日复一日地在同一个地方上班,他们为什么不思进取,去个更好的地方发展呢?

现在我觉得这种“不思进取”,大概是因为在他们心里已经装下了自己最重要的人,而在此之后心里已经装不下其他东西了。

✏️ 有任何想法?欢迎发邮件告诉老夫:daozhihun@outlook.com